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广泛渗透,几乎带动了所有领域发生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革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行军,对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走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对于江门来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更是属于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新兴产业。2017年底广东出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九大重点产业之一,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更是江门提出要大力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中的两大产业。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进一步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从而实现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江门产业发展、城市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对实现城市交通、能源资源、环境协同高效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而江门更是抢抓风口,不断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生态圈。
在长优实业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分析检测。谋篇布局 打造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无疑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近年来,作为大湾区西翼门户城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江门,正不断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布局力度。
在江门不少企业负责人看来,与新能源汽车关系密切的锂电池产业市场广阔,更是可成为江门未来的龙头行业之一。
“江门市具有很好的电池产业基础。中国的第一颗镍氢电池就是诞生在江门。”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晋琳琳对江门电池产业的发展十分看好,他认为江门在新能源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方面,有较强的产业实力。“江门市委市政府也特别重视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专门研究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并注重与江门现有的重卡和商用车产业、装备产业等融合发展,这个十分难得。”
的确,江门是全省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尤其是混合电动汽车专用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镍)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江门镍氢电池正极材料年产能占到全国市场的近50%,是国内镍氢电池正极材料最大的生产基地。
而据《江门市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专项研究报告》介绍,到2025年,江门要实现打造超80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其中,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产值目标300亿元;新体系电池产值目标200亿元;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产值目标150亿元;电池回收利用产值目标50亿元;其它产业链配套与服务产值目标100亿元。
实际上,由于对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不少江门企业以及国内外优秀企业早已纷纷加大投资切入这个新兴产业,我市在锂电池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据了解,江门已经拥有优美科长信、科恒股份、广东道氏、芳源环保、龙世纪科技、朗达电池、海目星等一批重点锂电池产业企业,生产正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芯pack组装、电池制造装备等产品。同时,江门目前还有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游企业20余家,2017年电池制造行业总产值接近50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优美科集团与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已经有3家合资公司落户江门,计划打造年产量2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基地;芳源环保与深圳贝特瑞,围绕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业务开展全方位合作,近期又与世界500强法国威立雅合作,拟进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
此外,江门已引入东风汽车新能源整车项目,可吸引上游动力电池优质企业落户,打造新能源电池制造生产基地。
当前,江门正以新能源电池等产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集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新体系电池、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国家级重要生产基地、研发基地与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支持 土地、交通、人才等全方位配套
有了基础,产业要进一步发展还离不开全方位的配套。
就在不久前,深圳市普兰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和世界500强法国威立雅合作,在江门设立合资公司;同时,还和松下电池中国唯一材料合作企业江门芳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起合作,计划打造高技术电池新材料。
而谈起合作的初衷,深圳市普兰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海涛坦言被江门的政策、区位优势等吸引。“江门有优秀的国际化电池材料企业,这是基础。同时,江门更处在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核心地带,发展潜力无限,而且江门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政策非常给力。”王海涛说。
正如王海涛所说,广东省重点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而江门是“珠西战略”的策源地、主战场和增长极,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门在空间上与广佛都市圈、深港澳经济圈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三角地带’,是珠三角进入粤西的必经之地。同时,江门开发腹地广阔,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土地承载力优势明显。五个万亩园区非常具有吸引力。”晋琳琳对此也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当前,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的江门正大力推进交通大会战。目前,全市建成10条高速公路,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江)通道的建成通车,江门市区到深圳、香港、澳门都只需要1小时。
同时,4个国家一类货运港口和5个国际机场可以辐射江门,从江门到周边的5个国际机场只需要1.5小时。江门正在规划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站,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仅次于广州南、深圳北、佛山西的第四大高铁站,汇聚了深茂铁路、广珠铁路等6条轨道交通线路,江门来往广佛经济圈只需40分钟,到达深港澳经济圈以及粤西也只需1个小时。
为更好推动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江门市委市政府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等担任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同时邀请包括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施志聪、晋琳琳,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杨佳富等在内的2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担任江门市新能源电池新材料产业发展顾问,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规划引领 “一核”“四带”推动融合发展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超前的理念支撑和规划。
为更好推动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江门市政府、省商务厅将联手高工产业研究院于10月18—19日,共同举行“2018年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江门)技术与资本对接会”,同期举行“高工锂电(2018)国际锂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创新峰会”,将邀请锂电材料各个环节及动力电池企业超80位行业专家、技术领袖及超400位业内人士就现阶段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升级等进行共同探讨。
同时,为抢抓大湾区机遇,进一步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行业,市委市政府正不断进行前瞻性规划,着力通过“一核引领,四带联动”,带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实现融合发展。
“一核”即新能源电池创新中心,提供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工艺、制造技术、生产装备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四带”则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带、新能源电池制造生产带、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生产带以及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生产带。
其中,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带以江海区、新会区为主,基于现有的产业上游核心生产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产能扩张,提升上游产业链的优势。
新能源电池制造生产带以新会区深江产业园司前、大泽园区为主,依托优美科、科恒股份、芳源、龙世纪等上游龙头企业,以及东风商用车等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加快引进新能源电池电芯制造、电池成组、电池管理系统等优质企业。
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生产带将以蓬江区为主,鼓励新能源电池与装备生产企业强强联合,推进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发展,提升装备精度的稳定性以及智能化,满足新能源电池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的需求。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生产带以新会区银洲湖工业园为主,依托新能源电池上游生产企业、电芯制造企业以及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引进国内外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的优质企业,探索建立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为了给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江门更是将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产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等作为重点招商方向,引进国内外新能源电池电芯制造、电池成组、电池管理系统(bms)企业,新能源电池研发制造、测试验证、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制造设备和智能化制造成套装备的生产企业,以及燃料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领域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不断推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稀贵金属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示范应用。
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集群、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生态圈的江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必将以全新的姿态,给新能源电池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